高培显 袁海
近日,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在麻醉科、ICU、介入中心、输血科等科室的积极配合下,成功抢救四名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
典型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3岁,因发现腹部搏动性包快10个小时入院。查体示患者呈休克状态,神志淡漠,精神差,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腹部可触及直径约10cm的搏动性包快,触痛明显,双下肢均可见花斑样改变。当地医院腹部CT提示腹主动脉瘤并破裂,当地医院联系血管外科金星主任电话会诊后,紧急转至我院。血管外科值班医师接到金星主任的指示后立刻积极做好相关抢救的准备。吴学君副主任也及时赶到医院,参与抢救工作。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金星主任和吴学君副主任的指挥和协调下,病人到达医院后立即进行扩容、配血,准备有关器械及人工血管,通知相关科室,并即刻转往介入中心行腹主动脉造影术,结果确定腹主动脉瘤破裂诊断,破口位于瘤体左缘,瘤颈几乎没有,双肾动脉未见显影,均可见数支副肾动脉。该患者病情复杂,十分危重,不具备腔内治疗条件,金星主任果断决定即刻转手术室行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虽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当打开患者腹腔时,医生们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患者左侧腹部腹膜后巨大血肿,腹膜后解剖结构极其不清,没有瘤颈,手术难度可想而知。金星、吴学君、张精勇、袁海、王茂华等大夫在这个深夜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手术在紧张有序中进行。历时6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术后患者送入ICU。在ICU治疗期间,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经过2周余的精心治疗,患者恢复顺利,康复出院。
据金星主任介绍,腹主动脉瘤破裂是一种极其凶险的外科急症,往往因为出血凶且量大,短时间内致使病人出现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又来不及救治而死亡,死亡率极高,为50-%80%。我科收治的四例患者中,一例急症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但术后10余天后再次突发腹主动脉瘤破裂而紧急转为开放手术,术后因经济原因而放弃进一步治疗。因此,对于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而言,早期确定诊断,紧急外科手术治疗尽快控制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降低破裂腹主动脉瘤死亡率的关键。该四例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成功救治,标志着山东省立医院在多科室的团结合作以及血管外科急危重症救治的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