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成功抢救主动脉夹层伴急性脊髓、双下肢缺血

时间:2011-12-11 21:35
  
  高斌斌、袁海
 
 
        日前,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在麻醉科、手术室、介入中心、ICU的积极配合下,通过腔内修复术成功救治1名主动脉夹层伴急性脊髓及双下肢缺血患者。
        该患者男性,48岁,因车祸伤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9天,突发双下肢凉、麻及大小便失禁10小时于2011年12月3日凌晨5点左右由外医院急诊转至我院。入院时患者脊髓及双下肢缺血致大小便失禁、双下肢浅感觉减退与消失、左踝关节活动丧失,外院CTA提示主动脉夹层。接到急救电话后,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金星主任、吴学君副主任立刻指示值班医师做好相关急救准备,吴学君副主任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指挥并参加急救。
        患者9天前因车祸伤脾破裂刚刚从死亡线上被挽救,今又突发夹层动脉瘤,伴大小便失禁、双下肢缺血,突如其来的灾难再次让患者命悬一线。若病情进一步进展,患者将面临截瘫、双下肢缺血坏死、甚至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死亡的危险。生死关头,金星主任、吴学君副主任凭借多年诊治类似病例的经验,果断决定为患者急诊施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术中造影证实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y III型),腹主动脉真腔纤细,右肾、双髂动脉及以远动脉未显影。降压后送入主动脉覆膜支架,定位后准确释放,再次造影见夹层破口被完全封闭,腹主动脉真腔重新开放,右肾动脉、双下肢动脉恢复正常供血,无内漏发生,手术历时40分钟,经过吴学君、董典宁、孙岩、袁海、高斌斌等医生的积极救治,患者终于转危为安。术后第二天,患者自主大小便及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
        据金星主任介绍,主动脉夹层是血液从主动脉内膜产生的破裂口,进入中膜,并沿纵轴方向扩大范围致主动脉两层膜被剥离的状态,是一种具有灾难性后果的临床急症,年发病率约3/10万,如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在发病最初24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率为1%~2%,37%~50%在发病两天内死亡,发病一周内死亡率高达60%~70%。主动脉夹层手术风险极大,术前术中处理稍有不慎或出现内漏,病人就可能出现大出血死亡。
 
术前造影示腹主动脉真腔纤细,右肾、双髂动脉及以远动脉未显影
术前造影示腹主动脉真腔纤细,右肾、双髂动脉及以远动脉未显影
 
术前造影证实为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锁骨下动脉以远
术前造影证实为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
 
术后破口被成功封闭,假腔消失
术后破口被成功封闭,假腔消失
 
术后腹主动脉真腔重新开放,内脏动脉恢复正常供血
术后腹主动脉真腔重新开放,内脏动脉恢复正常供血
 
术后双下肢动脉恢复正常供血
术后双下肢动脉恢复正常供血
------分隔线----------------------------
推荐内容